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眼科检查
人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显“富态”,然而比起生活上的富足,越来越多人的健康状况却遭遇“滑铁卢”,其中因糖尿病引起的致盲问题就成为不少三高人群面临的“坎儿”。不少患者都是在视力下降甚至突然失明时到医院检查才知得患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
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临床统计表明,近年来因糖尿病眼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增长迅速,患者年龄集中在45岁到60岁之间,其中不乏一些年轻患者。对此,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主任医师宋鄂院长提醒:糖尿病患者护眼,只有控制血糖和眼底检查“两手抓”,才能真正击退糖网对视力的“侵扰”。
早期无症状,视力出现下降为时已晚
据宋院长介绍,糖网病是一种眼底疾病,它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的管壁受到侵蚀,前期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内小的出血、渗出;之后血管变细、闭塞,从而使大片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了新生血管的产生。这种在缺氧环境下长出的新生血管很脆弱,极易自发破裂,大量血液流入玻璃体和视网膜,视力严重下降。新生血管周围的纤维组织还会收缩,牵拉视网膜脱落造成失明(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也会导致失明),后果不容小觑。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糖友”对此却仍未有清晰的意识,宋院长告诉记者,“目前从医院眼底病科的门诊数据来看,有将近90%的患者在内科确诊糖尿病后却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做眼科检查。由于早期糖网病又无任何症状,眼睛不红不疼,视力正常,因此常常被患者忽视”。但事实上,大多数糖尿病长期患者已经患有视网膜病变,甚至到了病变晚期。待到视力突然骤降,患者想到来眼科寻求救治,却时常为时已晚。
预防很关键,老“糖友”要定期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治疗是目前防治糖网有效的手段。因此,一旦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即使尚未出现眼睛的异常症状,也建议患者及时到眼科进行眼底检查,由医生根据眼部的实时发展情况进行定期随诊规划。”宋院长表示,及早预防通过及时的治疗,多数由糖尿病引起的视力下降和致盲情况是可避免的。“防治糖网病,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显然是必要的。但导致糖网病的原因除了高血糖之外,高血压、高血脂也是很危险的因素。所以,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也很重要。”宋院长说。
而对于一些老“糖友”来说,持续预防尤为重要。宋院长也就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的时间间隔给出了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可每年检查一次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可根据病情每半年或3个月检查一次眼底。以实时了解有无眼部并发症及其进展程度。
及时手术治疗,保住视力不再是奢望
眼下,治疗糖网病有效的方法是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前者的干预效果明显,适合于糖网病早期患者的治疗。而对于一些晚期的糖网病患者来说,多数已经发生出血和视网膜脱离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严重的境况常常使他们绝望地以为复明已成“奢望”。事实上,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解决此类复杂的眼底病症。不过它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手术硬件标准高,由于手术需要的器械价格昂贵,许多眼科和综合性医院都无力配置;二是医生技能水平高,糖网病手术过程复杂,主刀医生不仅要受过专门训练,且须具备非常熟练的眼显微外科及激光治疗的临床经验,才能保证手术顺利。
据了解,玻璃体手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眼显微外科手术,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上的一大革命,令不少眼病患者“绝处逢生”。而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作为国内专业学院型三级眼科医院,较早时期便在苏州地区领先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经验。同时医院配备多名“国”字号眼科专家坐镇,兼具不断引进的优秀眼科人才,势必能为较多严重眼病患者争取救治希望。
专家介绍
宋鄂: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医师协会常委、卫生部专科医师准入试点工作眼科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全国神经眼科学组委员等,《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等编委
专业技术擅长:从事眼科临床与实验室研究20余年,对眼底疾病诊疗经验丰富,擅长糖尿病性眼病及复杂疑难眼底病诊治。
荣誉简略: 1995年留学日本,并先后到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纽约眼耳鼻喉医院、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等参观学习,关于视网膜Müller细胞以及血管内皮干细胞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省、市课题28项,获科技进步奖5项,培养博士、硕士生近40名。曾获省级拔尖人才、百名杰出青年、卫生系统拔尖创新人才等多项荣誉。2014年被评为苏州市姑苏卫生领军人才。